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以土家语命名,意为“阳光照耀的小山坡”,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,也是“中国原生态摆手舞发源地”,是中国传统村落,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。
近年来,来凤县民宗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立足舍米湖村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,把准总体设计、持续投入、稳步实施原则,在舍米湖村连续精准投入610余万元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,推动舍米湖村从默默无闻的边远村寨蜕变为民俗文化旅游明星村。
持续投入筑牢发展根基。2021年,来凤县民宗局拨付专项资金2万元,向上争取资金10万元,用于特色村寨提档升级和民宿改造,鼓励村民利用自有住宅发展乡村旅游。2022年,利用同中南民族大学“校地合作”平台,全面整合要素资源,制定村发展规划。2023年以来,县民宗局按照每年200万元的预算投入中央衔接资金,全方面实施舍米湖旅游综合开发及提升项目,人居环境改善、旅游配套设施完善、民俗文化体验区打造等项目逐一落地。来凤县民宗局连续多年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和引导,提振了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,“政府主导、村民参与”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景象使资金效益逐步扩大。舍米湖村获评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、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文旅融合初显发展成效。“小步快走、积微成著”,4年的沉淀让舍米湖村的发展显出独特优势:农家乐和民宿集群建成,文旅融合发展效益逐步提升;研学基地与文化体验设施初具规模,2024年接待湖北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、中南民族大学等院校社科类师生及民俗学者累计30余批次2000余人次;金丝楠木群落的生态价值获中国林科院认证,每棵古树都有属于自身个人的健康档案;成功创建州级民族文化传承基地,各族群众文化认同感明显提升,摆手舞在各大媒体纷纷出圈,八套传统动作进行数字化保存,“过赶年”等多项民俗文化活动在央视推介,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。
多元共投绘就发展蓝图。随着知名度的提升,舍米湖村吸引了各级政府和社会资本持续关注,“小资金撬动大资源”的创新发展模式在舍米湖村得到实践。来凤县委、县政府多次召开舍米湖发展专题会议,组织县委组织部、县纪委机关、县文旅局、县民宗局、县财政局等多个部门参与现场调研,发挥各自优势共绘发展蓝图。2024年底,州委书记胡超文在舍米湖村调研,看到干部、村民齐心协力传承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、共建美好家园的和谐景象,提出“把舍米湖村建设成为交通安全便捷、游客络绎不绝、游后拍案叫绝、收入节节攀升的明星村”的发展期望。2025年,舍米湖村计划实施17个项目,预计总投资1.2亿元。
从2万元起步到亿元投入,舍米湖村用时间与实践,创造了乡村振兴中的“舍米湖模式”,这个“阳光照耀的小山坡”,正以摆手舞的韵律和节奏,跳出一条文旅兴村、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。